1、正確認知自己
所謂的瓶頸期,簡單點說——就是感覺不到自己的進步,像是卡在了某個尷尬的位置,努力想擺脫,但是往往得不到相應的效果。
反而,會因為付出的努力收不到回報,產生巨大的挫敗感,這種挫敗感又進一步加深了自己的負面認知,由此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
首先,感覺不到自己的進步的原因,除了自身學習效率降低的因素外,最重要的一點:實際上是因為目前你已經到達了一個相對比較高的水平。
這句話怎么說?因為進步這件事,是相較于目前水平而言的一個相對值。
你想,你剛開始學習管綜時候,毛都不會,隨便搞明白一個充分條件,都覺得自己老牛逼了。
但是復習進行到現(xiàn)在沖刺階段,基礎知識和重點母題都過了兩三遍,這時即使你掌握了綜合推理的排序、數據這樣的難題,可能你也不會很開心,畢竟你在潛意識里,已經把這些內容當成應該會的了。
所以,必須要正確認知自己的進步,即使最近取得的進步比較微小,也要客觀評估,并且建立正向反饋——找不到人夸你,你還可以夸夸自己嘛!
考研是件很苦的事情,千萬別掉進情緒的陷阱里,否則很容易堅持不到最后。
2、別去比較,去找清楚原因
瓶頸期比較艱難的一點,還在于一點,很多同學糾結于自己現(xiàn)在的水平,還特想和別人比,要是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水平高還行,要是發(fā)現(xiàn)有比自己好的,就慌到不行不敢繼續(xù)了。
這時,正確的做法應該是:去分析自己哪一部分出了問題,是做得慢還是正確率低?僅僅做得慢可能是方法問題,而正確率低就是基礎有問題了。
數學的基礎定理,相關的基本題型總結了嗎?邏輯的快速讀題和干擾項識別方法了嗎?論證有效性分析的模板背會了嗎?
就算基礎沒問題,那每一部分都掌握好了嗎?錯題錯最多的是哪一部分你知道嗎?
是形式邏輯還是綜合推理?是解析幾何還是排列組合?知道自己薄弱有沒有做專題訓練?有沒有認真地再聽一遍課?
如果以上問題不是全部肯定的答案,那抓緊時間回去補齊基礎,然后做專題練習,總結真題。
另外,不要去和別人比較,一是因為,其他人報的院校大多和你沒有重合,不需要擔心。二是就算其他人考到天上去,和你實際關系也不大,因為你只要考得比最低錄取分高一點點就可以,和高分比較沒意義。
3、你說的都對,我還提不起來精神怎么辦
老呂理解,就算說了那么多,一時之間,心態(tài)還是很難改變的。
因為,我們對考研這件事付出了極多,一旦失敗,這些付出就全變成了沉沒成本,擱誰誰也受不了。
大家都不想當炮灰,但是,考研這件事,每個人都有可能是炮灰。
研究生每年招生數量都是一定的,學校一共就收那么多人,注定是有人成為炮灰的。
每年多少人,平時復習得賊拉好,結果沒發(fā)揮好最遺憾折戟的?編起來怕是能寫一部“四庫全書”還富裕。
但是,區(qū)別在于,有的人在盡力擺脫這種炮灰的可能,有的人就甘于接受了。確實好好復習也不一定成功,但是放棄肯定不會成功的。
你還要明白,進入了瓶頸期,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。
你在擔憂,你在害怕,你在彷徨著糾結自己的未來,你期望能有一個人,或是老呂或是其他人帶你走出來這片泥沼。
所以,安下心來,好好復習。
默默告訴自己:去他的瓶頸期!我們今年一定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