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對稱運動,彌補了人體機能后天不足
人們在日常生活、中,有意或無意地形成了諸多習慣定勢。這些習慣定勢,一方面提高了動作效率,一方面也釀成了人體運動的缺陷。
也就是說,凡是習慣動作多屬單向偏頗運動。如日常生活中上肢運動:端、握、提、捏、抓等單手動作,一般多用右手;下肢運動:彈、跳、蹦、踢等多以右足發(fā)力;中上盤運動:扛、挑、抬等多用右肩。左撇子者反之,無論是左還是右,均系單向運動。這種外形的單向運動,天長日久,使大腦中樞神經(jīng)減弱了逆向調(diào)節(jié)功能,由此勢必導致人體內(nèi)部機能的左右失衡。右強則左弱,左強則右弱,強者易瘦,弱者易病。
2.用意不用力,提高了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的敏感度
太極拳每次行功走架,首先是種意運動,其次才是形體運動,也即人們常說的形神兼?zhèn)洹7粗?,練功心不靜,意不專,形散意亂.內(nèi)外失調(diào),便失去了太極拳的靈魂或本質(zhì)。正是由于太極拳的這一功法特點,功深藝高的老拳師即使到了晚年,也多是耳不聾、眼不花、腳不沉,其肌膚的敏感性仍異于常人。拳書上所云的”一羽不能加,蠅蟲不能落”,即是形容不頂之意,也是概指拳手肌膚的靈敏度。所有這些,無不賴于用意練意延緩了神經(jīng)老化的緣故。
3.運動適度,保持了人體機能的中和態(tài)
就運動與生命的關(guān)系而言,歷來說法不一,通常以為,生命在于運動,其理取自流水不腐、戶樞不蠹;也有人認為:生命在于多靜,以減少機體的磨損和功能的消耗。持此觀點者,多以龜齡鶴壽作比。實際上這兩種觀點都有道理,關(guān)鍵在于動與靜不可偏廢。生命在于運動不錯,但超負荷的劇烈運動,無疑會使機體疲化早衰;而多靜少動者,往往消化不良,食欲不振,四肢乏力,精神萎靡,病氣易侵。故多常年不斷藥。所以說,過分地強調(diào)動或過分地主張靜,均于人體健康不利,惟有運動適度、動靜相間才是合適的。
4.長氣致柔,防止了骨質(zhì)、關(guān)節(jié)、韌帶的老化
就人體而言,老年人骨質(zhì)疏松發(fā)脆、關(guān)節(jié)旋轉(zhuǎn)不靈、韌帶松弛、血管干癟等,無不是失去柔韌性的結(jié)果。欲使人體康壯不衰,就必須使周身筋骨皮保持良好的彈性。太極拳行功走架,旋指、旋腕、旋膀、旋腰,撐檔開胯,抻筋拔骨,纏繞擰翻,所有招式動作,無不在劃弧走圓中完成。
這種螺旋運動的內(nèi)含,其實就在于強化周身筋、骨、皮及其內(nèi)臟各部器官的彈性,亦即柔韌性。所以,功深藝高的太極拳手,多為肺擴量大、膀胱脹縮差大、筋長骨堅、肌膚松軟、呼吸深細勻長、關(guān)節(jié)正逆旋轉(zhuǎn)角度大,這都是機體柔韌性良好的表現(xiàn)。柔韌性的延長,本身就是長壽;反之,人體內(nèi)臟任何一個器官失去了彈性,也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(jié)。
5.松、靜、空、靈;陶冶了超然脫俗的心境
眾所周知,清心寡欲的人多高壽,反其道而行者往往早亡。原因是:多欲之人必多求,多求之人必貪飲、貪食、多憂、多慮、多思、多惱、多驚、多恐,凡欲有多必傷。中醫(yī)認為,哀傷神、怒傷肝、憂傷肺、思傷脾、慮傷心、恐傷腎、食多傷胃,房事多行傷精、又傷氣,久而不節(jié)者不擊自斃。而太極拳技藝高深者,多為忘榮忘辱、少求寡欲的賢達之士,這是由太極拳理法特性所決定的。
太極拳是不錯的健身運動之一,以上例舉的八大理由,應該能讓大家對于太極拳的養(yǎng)生功效,有了一定的了解,如果您想實際的體會一下太極拳的功效,那么,就一定要堅持哦。
看完上面的內(nèi)容是不是收獲滿滿呢?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(nèi)容,如有疑問,歡迎前來咨詢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