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很多場合聽到過這么一個說法:未來,編程和英語會一樣重要,都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所必備的基礎技能。的確,美國前總統(tǒng)奧巴馬還發(fā)起過“編程一小時”活動,號召孩子們都參與到編程學習中來,他說:
“不要只是買一個新的電腦游戲,自己做一個;不要只是下載最新的應用程序,幫助設計它;不要只是在手機上玩玩,編寫它的代碼。”
喬布斯曾說過“人人都應該學習一門計算機語言,因為它將你如何思考”。
有些家長認為,自己的孩子將來不要從事軟件開發(fā),所以不需要學習編程。實際情況并非如此,孩子學習編程,并不是為了將來要從事專業(yè)的編程。從教育角度看,青少年編程的核心的理念是把計算機編程作為與閱讀、表達、數(shù)學等一樣的,小朋友成長所需的基礎技能來培養(yǎng)。
其實在30多年前的中國,鄧小平在上海視察時就發(fā)出了“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”的號召,這則故事還被寫入了人教版的小學教材。當年給鄧小平演示計算機的男孩叫李勁,他目前就職于微軟亞洲研究院,成為張亞勤的左膀右臂。張亞勤本人,還有15歲進入華中科技大學,27歲當上華為副總的李一男,都是鮮活的例子。
發(fā)達國家對推廣編程教育的觀點是:編程技能已不僅是信息行業(yè)對人才的需求,而將是所有行業(yè)的需求。行業(yè)需要的也不僅僅是軟件專業(yè)人才,還需要大量掌握編程技能的行業(yè)專業(yè)人才。
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,無論軟件、電子、航天航空等高科技行業(yè),還是金融、會計、機械等行業(yè),許多都離不開一定的編程能力,或者有一定的編程能力能更好的勝任。同時編程訓練對于抽象、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的鍛煉有著先天的優(yōu)勢。
未來的生活中,人們使用數(shù)字化設備和軟件來處理的需要會越來越大。這些變化就需要人們對計算機邏輯有更深的理解,要具備與計算機相近的“計算思維”(Computational Thinking),并具備與之關聯(lián)的能力。
實踐證明,學習了計算機編程的中小學生,思考問題的方式變得非常邏輯化,了嚴密的邏輯推理方式——編程思維,它是一種思維體操。青少年本身對計算機有著濃厚的興趣并且有超強的記憶力,計算機編程將有助于開發(fā)其學習潛力,提高邏輯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那么家長在孩子的編程學習過程中具體可以做些什么呢?
給孩子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
不管是電腦設備,還是自己的空閑時間,既然決定要讓孩子開始學習編程(其實學任何其他東西也是一樣),在這些硬性條件上必須幫孩子都打點好。
系統(tǒng)太老?軟件太舊?升個級都不麻煩。沒空陪孩子、怕孩子影響視力?
只要合理安排好時間,這些恐怕不是不能克服的,甚至有時候,只是家長的“借口”。
讓孩子獨立操作
孩子剛開始學編程的時候,都會習慣每一步都跟著老師一樣做。家長必須在平時的家庭練習中引導他們獨立操作,可以看一段,停一下,然后自己做,慢慢適應。
孩子進行操作的過程其實就是他消化、理解、記憶的過程,因此一定要讓孩子執(zhí)行操作,哪怕結果是不對的。因為我們必須要懂得:葫蘆畫瓢在結果上看起來很美好,但是效果其實是很差的。
給孩子完整的編程時間
睡前十分鐘匆匆忙忙趕個編程作業(yè)?平時練習做到一半就不做了,然后爸爸媽媽幫忙收個尾?這種做法其實就跟沒有學一樣。
編程其實很有趣,但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項學習的內(nèi)容,開始了,就應該認真地當做一門課程來完成,這樣不僅效率高,靜下心后,孩子對課程的理解和認知也會更透徹,也才利于孩子對編程專業(yè)知識的吸收。
編程學習中受挫多鼓勵孩子
孩子容易在學習中受挫,甚至都會哭著對自己的程序或作品產(chǎn)生懷疑。但是錯誤和問題放在那里,掩耳盜鈴般地逃避,會永遠是心里的一個坎。所以,這個時候家長們需要明白,要不斷地鼓勵孩子,把這個失敗給補上,結果出來了,孩子自己也會滿意,也才不會對編程產(chǎn)生厭惡心理,也將會更喜歡編程,自然也會更有自信。
在編程學習過程中,碰到問題是很正常的事,我們要鼓勵孩子們,遇到問題多問,多嘗試,得到解答后,一定要讓孩子重新去做一遍,這樣才是真的“了”。
至于之后要不要堅持走信息學競賽路線,或者學習更難的工程語言,可以根據(jù)孩子的興趣和能力而定。但懂得編程知識,對于他們將要面對的人工智能時代,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。